文章目录[隐藏]
8月1日,由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主办的“微短剧行业版权社会共治”主题研讨在安徽合肥举办。版权管理部门、行业协会以及微短剧行业从业者、学术研究者代表共同探讨了行业版权保护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。
根据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末,微短剧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504亿元,用户规模达6.62亿,其网络内容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。
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、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阎晓宏认为,在微短剧的内容导向上,要建立正向激励机制,完善内部的审核机制;在确权授权问题上,要构建清晰规范的授权确权体系;在版权保护方面,要提升行业整体的版权保护意识,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。
目前,整个微短剧行业都面临着全新的版权保护挑战。“微短剧版权保护正面临智能AI侵权、传统侵权形式放大等新问题。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、智能治理门槛的不断提高,版权保护和维权成本也在继续增长,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。”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平说。
在研讨交流环节,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表达了平台积极保护微短剧版权的意愿。乐力介绍道:“从去年开始,红果短剧对于精品短剧的制作和发行进行了重点投入,推出果燃计划。今年上半年,红果短剧已经上线了近六十部精品内容。”乐力表示,盗版等侵权行为是最容易伤害内容创作团队信心的一件事,他呼吁各大平台在版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,加强合作,促进行业向精品化发展。
在论坛上,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发布《关于强化微短剧领域“通知——删除”规则的工作指南》(以下简称《指南》)。中国版权协会微短剧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曾晋表示,发布该《指南》,旨在引导网络服务提供者遵守著作权法相关规定,履行好版权主体责任,畅通投诉渠道。下一步,工作委员会还将积极推动行业自律,引导微短剧制作方、平台方等主体自觉遵守版权法律法规,助力微短剧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END
往期推荐
(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About the autho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