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目录[隐藏]
近日,演员戴娇倩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,在跟朋友聊天时她得知某剧组导演连续工作7天,结果一躺下去人没了。对此她呼吁:再卷一定要把命保住,希望行业能给大家最基本的睡眠时间,没有什么比命更重要!
新闻截图
戴娇倩的爆料并非空穴来风。我们拍片保今年也收到了几起猝死报案,情况各不相同。有的是发生在拍摄现场,送医后救治无效;也有在睡梦中安静离开的。令人震惊的是,猝死的年龄下限也越来越低,20多岁的小伙儿也经不起这样的高强度工作,更不要提本身年龄就较大的工作人员。
由于工作需要,拍片保的业务员与理赔员也曾走访多个片场了解情况。多位从业者证实,全国各地短剧剧组普遍存在“5天拍一部剧”“日均工作18小时”的极限节奏,某剧组负责人坦言:"晚一天杀青就要多付几十万租金,演员档期也排不开"。为节省两天场地费,制片方宁愿把7天周期压到5天,而设备场租、群演费用等硬性开支,最终都转化为对从业者时间的无情压榨。某统筹无奈透露:"凌晨2点拍完戏,7点半必须出次日通告,没有休息时间"。
短剧行业快速发展,收益可观,资本逐利的逻辑主导着一切。当从业者的生命被压缩成流水线上的“快消品”,我们应严格反思行业现状与问题,并对此做出一些实际行动。
于个人: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。当出现持续头痛、心悸等症状时,需立即申请暂停工作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每年做个全面的体检,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。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,更应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。
于剧组:科学规划拍摄节奏是首要前提。合理分配每日拍摄时长;在高温、严寒、暴雨等极端天气下,调整拍摄计划,必要时暂停户外工作;配备移动风扇、暖风机等设备改善现场环境。
为剧组人员扩展【非工作时间猝死】的保险条约。现在我们的基础保险方案大多都包含了因公猝死条约,但很多时候猝死发生在工作结束后的非工作时间段。对于剧组来说,扩展非工作时间猝死保险条约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的体现。
于相关部门:需加强监管与规范。相关部门应出台针对短剧行业的劳动保障细则,对违规超时工作、漠视人员健康的剧组予以罚款、停业整顿等处罚,从政策层面倒逼剧组重视人员保障。
短剧行业欣欣向荣,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:每一部爆款短剧的流量背后,都不应是被透支的生命。我们衷心希望所有从业者都不会“出险”,“高高兴兴上班,平平安安回家”才是大家的共同诉求。也希望行业能建立并落实真正的行业劳动保护标准,让创作回归理性节奏,才是短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毕竟,没有健康的创作者,再快的进度也只是空中楼阁,再高的流量终会化为泡沫。
END
如果影视行业同行、相关资方及制片方有兴趣了解拍片保,欢迎联系【拍片保专属客服】,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。
往期推荐
(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About the author